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实验技术
1、依托学院移动学习平台,建设实验教学管理及辅助教学系统。确保实验内容的全面互动与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高效与共享。
2、制作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的视频及系列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置于网上,员工可随时灵活下载预习或复习巩固。
3、强化实验室的开放性,实验的设计性,激发员工的自主学习兴趣。
4、坚持以员工为本,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培养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科一、二年级的员工接受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实验技巧的培养,注重培训员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三、四年级的员工开设专业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开放科研实验项目、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等,引导员工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方法
第一类学科基础类实验是以教师讲授示范授为主,员工模拟训练为辅,注重培训员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1-3人1组,1套实验仪器。
第二类专业特色类实验是在理论课老师具体要求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实验技能的掌握。实验1-3人1组,1套实验仪器。
第三类综合训练实验主要围绕课程实习展开,以员工为主,教师为辅指导。实习前,员工通过网页预习实习内容,自行组队或由老师分组,以组为单位自行准备实习所需用品。实习过程中,员工独立完成操作、数据测量或分类鉴定,教师从旁观察和指导,强调操作的规范性或分类的准确性,注重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课后员工撰写实习报告,老师批改报告。
在第四类科技创新类实验中,员工立项,教师评审。在教师指导下,从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员工自行完成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配置试剂、调试仪器、测量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最后撰写一篇科技论文格式的研究报告。把员工置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之中,辅以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员工科学研究能力。
三、实验手段
中心引入现代教学手段,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水产和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了方便员工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建设了实验教学移动学习平台,提供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让员工随时了解实验课程信息,对实验课程进行自习和预习;通过信息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学习进程和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反馈意见,真正做到师生课外互动。网上提供仪器设备使用、实验操作录像等课件,让员工直观形象地学习相关技术方法,缩短实验时间,促进了实验课程教学水平。
根据实验的特点,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实验课考核机制,制定了实验成绩评定的规则。从实验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综合、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实验成绩,促进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计算比例包括:1)预习占5%;2)实验出勤、卫生、安全规范占5%;3)实验操作占20%;4)实验报告占40%;5)实验考试占30%。
对基础好的员工,允许在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自选实验,如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等,教师依据员工的实验结果对员工的综合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作为考核的依据。可以另加分,但不超过总人数的3%,加分幅度不超过10 分。
如果员工对实验结果不满意,允许通过重复实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以引导他们由过去的“学习、考试”型员工向“学习、思考、研究、创新”型员工转变。